
孩子的世界其实很简单,对于他们来说任何事情无非就是我想做,我不想做。然后从我们家长的角度来看,就是你可以做,你不可以做。矛盾就是孩子认为想做的,我们都认为不可以做。很多时候,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事情消耗了我们太多的热情和耐心。在陪伴孩子来说,孩子妈妈确实比我有耐心,不管孩子怎么样,在我印象里,她少有红着脸给孩子说话。也可能那时候孩子还很小,没有太多的自己的意志力在行动里。
老话说,孩子三岁四岁猫狗都嫌弃,到了这个意识觉醒的时候,尤其男孩子,老鼠洞都想钻进去看看,思维方式天马行空的,让人事后想想,我们强行的条条框框的限制孩子是不是就是扼杀了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我感觉我三十岁以后,思维方式就已经被限制的死死的,不能抱怨其他的,主要是思维惰性,按部就班的去上班下班去生活。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写的很触动内心深处,很多人在一起讨论假期要远行要郊游,信誓旦旦的要说走就走,但是假期到了,都窝在家里睡不醒。生活磨灭了自己的棱角,怕麻烦成了很多人妥协的理由,比如说假期出门人多怕堵,可是孩子能有多少童年,我们需要带着他们去玩,去看世界。哪怕他们什么也不懂,但是这也是一种经历,起码能留下一些影像。
又是胡思乱想的一个上午,平等对话扯到了旅行,看来是需要带着孩子出门看看了。
0